炙热的夏季是耳鼻喉疾病的高发期,而且人群趋向低龄化。空调房与室外冷热交替刺激将慢性鼻炎、过敏性鼻炎患者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,反复鼻塞、鼻痒、打喷嚏、流涕等不适,更要谨防诱发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,高温干燥还易引起鼻出血;夏季游泳的人多,泳池的水不及时更换,是滋生病原体的温床。
五官相通,不干净的水可以从人体外耳道涌入,造成外耳道感染发炎、耳痛、红肿,分泌物堵塞耳道,当呛水时也可以经鼻腔、咽鼓管通道进入中耳腔,侵入导致中耳感染、鼓室积液;儿童的咽鼓管比成年人短平宽,防御功能差,因此更容易罹患耳部疾病。
什么叫游泳性中耳炎?其实就是因游泳引起的中耳炎,夏季常见且多见儿童,游泳后出现耳痛、流脓和耳闷、耳鸣、有水声、听力下降等听力异常。游泳性中耳炎分四个阶段:
1、早期【卡他期】
鼓室黏膜充血水肿、血管扩张,腺体分泌增加,鼓室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。有耳堵塞感、轻度听力减退和轻微耳痛,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。此期不长,常被忽视,儿童更不易觉察。
2、中期【化脓期】
鼓室黏膜充血肿胀加重,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转为脓性,症状加重,耳痛剧烈,呈搏动性跳痛或刺痛,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。听力减退显著,全身症状明显,有畏寒、发热、怠倦,食欲减退等症状,体温可达40°C;此期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颅内感染、耳后脓肿等严重并发症。
3、晚期【穿孔期】
鼓室积脓增加、鼓室内压力增加,鼓膜受压而血供障碍,致局部坏死破溃、鼓膜穿孔,脓液由此外泄。由于脓液得以引流,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亦随之改善,耳痛减轻,体温下降。分泌物初为血水样,后为黏液脓性或脓性。
4、恢复期
鼓膜穿孔引流通畅后,炎症逐渐消退,鼓室黏膜恢复正常,耳流脓逐渐消失,小的穿孔部分可自行修复。只要早期防范和正规治疗,可将中耳炎控制在较轻程度。
夏季如何预防“游泳性中耳炎”?
1、游泳时尽量不做大动作,避免呛水;
2、患上呼吸道感染、鼻炎、鼻窦炎、慢性中耳炎、鼓膜穿孔等疾病的人群,不宜游泳;
3、游泳前及时清理外耳道耵聍,避免泡涨后引起疼痛、发炎;
4、使用专用防水耳塞,上岸后可歪头、扯耳,单脚跳跃,保持耳内干燥。